那场阅兵仪式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,全方位地展示了大明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。
正是那场前所未有的阅兵,使得诸侯列国深为震撼,阅兵结束后,许多国家纷纷派遣使臣前来与大明交好。
到了清朝,阅兵仪式更加频繁,文献记载当时规定每3年需举办一次阅兵仪式,以向周边国家和附属国展示武力。
到了近代,阅兵几乎成了一种常态,在世界各国开始盛行,规模较大的有苏式、美式、英式和法式等,我国也形成了“五年一小阅,十年一大阅”的规则。
相关资料显示,如今日本基本上三年就会举办一次阅兵,以昭示其在军事和外交领域的地位。
苏联,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二军事强国,近百年间,阅兵次数高达200次,平均每年都要阅兵2次以上。
作为全球军事实力第四强的印度,阅兵次数也高达百余次。
2024年9月8日,为庆祝独立202周年,巴西举行了规模宏大的阅兵典礼,阅兵人数高达9000人,声势浩大。
美国为何不爱阅兵
当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展示其武力值时,身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却十分淡定,其对阅兵貌似不感兴趣。
建国至今246年,美国仅仅阅兵了4次,还几乎都是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。
如,美国第一次大阅兵,发生在1865年,主要是为了庆祝南北战争的结束而举办的大阅兵。
第二次大阅兵,是1919年的一战胜利大阅兵,当时参加人数约25000人,受阅部队从纽约第五大道走过,规模也算比较宏大。
美国第三次阅兵,是在1946年,是为了庆祝二战胜利而举办的大阅兵。
第四次阅兵,也是最后一次发生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,其也是为了纪念海湾战争的胜利而举办。
那么,美国为何不爱阅兵呢?究其根本,主要有四个原因:
1、民众的抵触
在美国,民众对阅兵的抵触情绪比较大。
这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,另一方面可能与其文化、复杂的社会因素有关。
在美国人看来,阅兵不是表达自己国际的强大,而是统治者展示力量、彰显权威的一种手段。
由此,1861年,美国总统林肯在首都举行了一次阅兵,原本是为了检验一支规模达3万余人的军队。
然而,这一行为被南方联邦解读为北方对其的示威,进而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索之一。
还有,2023年,美国遭遇了两年征兵危机。在美国民众心中,好像对军队一直有着敌视和担忧。
也正因如此,美国几乎打的都是代理人战争,很少自己亲自上战场或卷入战争。
2、实战多,展示多
与别的国家相比,美国喜欢打仗或者代理人战争,自独立以来的200多年间,美国就参与了200多次战争或对外军事行动。
如此频繁的实战,早已彻头彻尾地展示出了美军的强大。
如海湾战争,美国以超强的信息化作战技术,以148:1的战损比,碾压式地击败了伊拉克,当时令全世界震惊不已。
因为此前的作战大多是钢铁洪流,以陆军坦克为主,而美军先进的作战理念,不仅展示其超前的军事实力,更好好地给全世界上了一课。
正因如此,美军完全没有必要举行阅兵,他们以实战,让全世界为之拜服。
但是,凡事皆有利弊。
也正因频繁的战争,导致美国民众产生了严重的厌战情绪,也使得美国不敢贸然阅兵。
3、情报的保护
实际上,阅兵活动均存在着暴露军事情报的风险,而在军事战略学中,保护军事情报对于战场上获取胜利至关重要。
正因阅兵可能会对军事安全构成潜在威胁,由此美国也选择了减少阅兵的次数,以保护其军事秘密。
4、美国制度使然
美国是联邦制国家,各州拥有高度的自治权,这种政治结构分散了国家权力,使得权力未能集中于一处。
在此情况下,要促成一次规模宏大的阅兵仪式,并非易事。
况且,美国的军队并非从属于某一个政党,而是服从于总统。这种制度,进一步增加了组织阅兵的难度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