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雪茄纯粹是享受,不是科学实验或者技术攻关,如果太在乎精准数据或者千篇一律的教材,那便失去了抽雪茄的初衷。
其实所谓的抽吸频率,主要是帮助我们找到每一支雪茄最适宜的温度。毕竟雪茄过烧了会严重影响口味,燃烧不充分又可能熄火。而所谓的30秒也仅仅是一个参考。影响抽吸频率的主要有雪茄的通透度和抽吸力度。
雪茄一般都不含有助燃剂,它是通过品吸时雪茄内部空气流动而缓缓燃烧的,所以与空气接触量、流通速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在抽吸力度相同的情况下,通透度好的雪茄相对更容易燃烧,抽吸频率可以相对放缓;而通透度差一些的雪茄,由于烟叶与空气接触面窄、空气流速相对较慢,也就更容易熄火,所以抽吸频率可以稍稍加快。
而影响通透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。
1、雪茄尺寸:每一支雪茄都有其特定的尺寸、型号。在雪茄湿度恒定的情况下,我们不同尺寸的雪茄通透度不同。在卷制方法相同的情况下,长度越长的雪茄,通透度越差,环径越小的雪茄,通透度也相对容易差。
2 雪茄的卷制工艺。卷烟师在卷制过程中如手法没掌握好,两手的掌力不一致,就会使烟叶之间过度紧密,造成空气阻塞;另外半机制雪茄和机制雪茄的茄芯多是碎烟叶组成,烟叶之间空隙相对较大,通透性也相对较好。
3、雪茄本身湿度。雪茄自身湿度这一条就很好理解了。过湿的雪茄容易堵,所以通透性会差一些,就像潮湿的树叶不容易燃烧是一样的原理。还有一种情况是抽雪茄的时候口水打湿了雪茄的头部,阻碍了烟气的通畅。
抽吸力度这个词就很好理解了,同一只雪茄,抽吸力度大,则燃烧更充分,甚至可能过烧(过热);抽吸力度小,燃烧速度相对变缓,也可能导致熄火。所以控制好抽吸力度也是十分重要的。
我的经验是在抽吸过程中,关注雪茄燃烧端,看到一点点火星则停止抽吸,间隔适当的时间后再继续抽吸,将雪茄控制在最适宜的燃烧温度下。
所以,前面提到的“30秒黄金法则”并不适用于每一支雪茄和每一位茄友,它只是一种基础性的建议。一支雪茄的抽吸时间还是得根据雪茄的情况而定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